智能行走裝備、未來的飛行器、無人駕駛系統、可穿戴的攝像裝備……未來影響人們生活的黑科技如何實現量產?如何從工廠走進百姓家?17日,人工智能領域的行業專家聚常州共論人工智能孵化模式。
當天,愛爾威國際人工智能孵化器、軍民融合航天航空產業技術成果轉化中心、軍民融合航天技術研究所、軍民融合航空技術研究所、聯想星云加速器、低空物流飛行器實驗室、深圳國際創客中心成果轉化基地在常州高新區揭牌落戶。
在中科航發董事長馬玉連看來,這個由企業為主導的孵化平臺之所以落戶常州,在于常州有著完備的制造產業鏈,為人工智能孵化提供了產業制造基礎。
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介紹,愛爾威人工智能孵化器脫胎于由“龍城英才計劃”從深圳引入的愛爾威智能科技。該公司借助常州優勢的機電產業配套及常州高新區政策的扶持,僅用三年的時間即獲得了平衡車產業35%以上的市場占有率,產品覆蓋以歐美發達地區為主的68個國家,同時也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以一家智能產品驅動型的公司聯合研究所和科學家團隊來搭建孵化平臺,在愛爾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左國剛看來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化的必然之路?!俺止煞趸?,大膽試錯。是我們采用的全新模式?!弊髧鴦傉f,愛爾威國際人工智能孵化器專門成立了5000萬元的種子基金,幫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產業化。
據悉,中科航發帶著魚鷹無人機民用化的最新產品等多項軍工技術進入該孵化平臺進行孵化,馬玉連表示,在軍民融合的領域,常州走得較早。隨著愛爾威國際人工智能孵化器“軍民融合”模式的啟動,未來十年,軍工高科技應用于民用領域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責任編輯:admin)